“时间自会——向我们说明一切的……” 后果 时间,是无法对此时的爱因斯坦进行解答的。 爱因斯坦改变的并不是正常时空,他改变的是另一个平行时空。没有了希特勒,Nazi难以起势,德国并没有变成第三帝国。也正因少了Nazi的侵扰,欧洲的科技迅速发展。到了五十年代,卫星、无线电、雷达、甚至计算机都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全。欧洲享受了一段黄金时期。 德国的政治问题 少了Nazi,德国的左翼政党与右翼政党保持了平衡,并且与苏联开始发展良好关系。然而,由于苏联持续向西扩张,德国感觉到了威胁,并且逐渐减少与苏联的协作。在双方多次交涉无果后,德国公然决定断绝与苏联的关系,并且加入民主国家同盟军队。 大战开始 苏联——西欧各国最为忌惮的敌人,在完成了多次五年计划后,实力大大增强,抖然成为超级大国。德国的决定令苏联吃惊,也使得苏联对西方国家早有的敌意迅速发酵。与此同时,高层也决定,向欧洲扩张。缺少保护的芬兰很快就变成了苏占区,波兰和罗马尼亚,这个众说纷纭,有两种最大的可能,1.苏联强占 2.苏联康缪内斯特暗中推翻原有政权。在195(0~3 确切开始时间没有记载)年,苏联终于准备跨过德国、瑞典与匈牙利边界,对西方发起进攻! 初期(盟军线) 盟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爱因斯坦(该时空)被抓,幸而被救出。各个战线,盟军都在不断溃败,指挥部里已难以听到好消息。短短几月,苏联便攻陷了德国东部,瑞典北部,保加利亚大部与匈牙利。中东战场,苏联出击,但被盟军压制,无太大进展。各国与军队指挥层仍然是一片混乱。 中期(盟军线) 最困难的时候来临,苏军大举进攻,德国全境沦陷,南斯拉夫全境沦陷,希腊沦陷,并且首都遭到大规模轰炸,中东也损失了一部分土地。指挥官们多次陷入了无兵可派,无计可施的绝境,但是,依靠着高素质的士兵与指挥官巧妙的战术,当然,还有抵抗组织与苏军内部的分歧,盟军得以多次逃出生天并保存实力。不过他们同样付出了代价——苏军已经攻入法国与意大利北部,瑞典也已沦陷,就在此时,盟军展开了大反击! 后期(盟军线) 盟军迅速从西欧与中欧反击,对于德国的苏联坦克集团军群,盟军没有采取硬碰硬的高消耗战术,而是绕过去,将其包围,来断绝他们的后路。由于各地反抗组织与人民的协助,盟军势如破竹,迅速解放了欧洲大部,一举攻入了苏联本土。中东与北欧,盟军同样发起反击,并收复了以前的土地。与此同时,盟军对着波罗的海三国与明斯克发起了进攻,然而,在看到不断增长的伤亡之后,指挥部的指挥官们决定用超时空传送突袭莫斯科。 结局(盟军线) 盟军占领了莫斯科,史尼弗达洛斯——一位对斯大林充满仇恨的希腊上校,私自杀死了处于废墟之中的斯大林。与此同时,盟军在苏军的指挥部内搜到了一份材料,上面说,斯大林有一位名叫凯恩的神秘私人顾问,他到底是……? 开始(苏军线) 苏军跨过德国边界开始进攻,然而,波兰某地的叛乱使得进攻时间不得不拖延。在正式对欧洲开始进攻后,苏联的毒气研发设施又遭到了间谍的渗透。但总的来说,盟军的破坏活动也只能给苏军带来一点小麻烦而已。柏林在苏联数支装甲师的猛攻下迅速沦陷,时间正好赶在斯大林的生日之前,这成为了苏联的好宣传材料。 中期(苏军线) 盟军意欲用超时空科技阻止苏军,但是,由于运输零件的卡车被摧毁,超时空技术应用的速度被大大减缓。与此同时,苏军开始在南欧推进,盟军连忙抽调兵力阻挡,谁知苏军又开始在法国进攻。在调虎离山下,盟军全面溃败。在中东地区,虽然苏联多次发起进攻,但明显他们不擅长高机动作战,战果平平。北欧,瑞典中部与挪威北部均已沦陷,首都所在的南部也已在劫难逃。 后期(苏军线) 超时空技术终于完成,然而,虽然苏军受到了一定的阻力,但仍然势如破竹地推进着,盟军迅速失去了法国大部与意大利大部,在瑞士的第一台超时空传送仪也被摧毁。此时,斯大林决定不计后果地得到超时空科技,这也导致苏军高层内讧。最后的西方大陆国家——西班牙迅速沦陷,欧洲大陆置于了苏联的控制之下。盟军只剩英国一个阵地。 结局(苏军线) 毫无疑问,苏军顺利攻陷了伦敦。就在斯大林在白金汉宫振臂高呼时,他的秘书兼情妇——纳迪娅毒死了他,并显露了自己是Nod兄弟会一员的真实身份,以及凯恩——Nod的先知。就在她宣扬凯恩唬她的宏伟蓝图时,凯恩从背后给了她一枪。“可见的未来……主席同志,我,即是未来。” 关于时间线的问题 盟军线接红色警戒2,这点已经足以确认。而苏军线的归属则是C&C系列中最令人迷惑的谜题之一。最受认可的说法是,苏军结局接泰伯利亚系列(西木原来也是如此设想),但由于西木填坑的失败(兵种、科技相差甚远),EA(或许是其他人)在其后又整出了泰伯利亚系列接正常时空的设定,结果,持两种意见的玩家各执一方,至今没有准确答案。 关于美国 红色警戒1的主要故事中,美国仅仅是给欧洲送来了军火支援,而并没有迹象表明美国参战。然而,在反戈一击中,出现了卡维利将军——红色警戒2那位的父亲(也许,但即便不同也影响不大)——这也许说明,在红色警戒1后期,美国仍然参战或者是像一战时的美国志愿兵一样加入了战争。至于美国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开战,这个众说纷纭。最有可能的有两种说法:1.美国孤立主义高涨,不打算短时间内出兵。2.尽管失去了希特勒,日本仍然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美国陷入其中,实力较为缩水,所以不打算直接派出人力,而是派出军火来支援欧洲大陆。(这个其实也有一定道理,注意红色警戒2开头,在打往莫斯科的电话旁就是往东京的电话,这说明,日本在美国眼里是和俄国同样的敌人,以及更明显的硫磺岛胜利纪念碑与亚利桑那号博物馆) 红色警戒2的背景 在红色警戒1盟军胜利后,双方签署了和平协议。协议中规定,苏联不能维持国家联合体的形式,要求苏联回到1922年前——也就是说,各个加盟共和国重新变成独立状态。由于担心干掉共产党政权会激化苏联人民,使其对盟军反扑——此时的盟军仍然是在军事实力上弱于苏联的——所以,各国允许拥有各自的共产党政体。苏联的军队很快便被盟军瓦解,军事技术、装备、赔款等源源不断地落入盟军手中。为了彻底控制苏俄——加盟共和国中的主体——盟军扶植了一个叫做洛马诺夫的人来作苏俄的总理。 战争的前兆 一开始,洛马诺夫处处顺从盟军的领导,但随着苏俄一天天再次变得强大,盟军领导人发现,他们已经很难控制洛马诺夫,而洛马诺夫也在暗中计划复仇。在盟军忙于重建家园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苏俄已经从心灵控制技术和核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不过,很快他们就会知道了。 一场新的大战 苏俄这次的进攻对象令人吃惊,他们选择了美国——在那个和我们自己的时空中最强大的自由国家。苏俄秘密从各地向太平洋和大西洋调集部队,然后,他们又打着“维和”的旗号,向墨西哥派遣了地面部队——人数好像多了一些。于是,1972年(也有说法是1971年),第二次红色大战爆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