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警戒2中国崛起1.05pre(七)
红色警戒2中国崛起1.05pre下载即将由红警之家提供,中国崛起1.05pre是《尤里中国崛起》的完结篇,该作以高精细度、高严谨度为宗旨,为高素质、喜爱原版风的红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游戏平台。
【世界观】中国崛起系列背景故事七—下一代主战坦克
增加军队的整体实力并非不断发展更强大的终极装甲单位,而是升级换代装备数量最大的制式装备,这是任何一个军事大国都明白的道理。
这种高性价比、大规模装备部队、能力均衡、使用技术最稳定的常规武器,时刻拼杀在战场第一线的坦克,通常被称之为——主战坦克。
高精尖单位更多的作用只是威慑,而非大规模实战。
比如天启和猎杀者,由于高昂的造价和缓慢的生产速度,注定只是少数精锐部队的宠儿;
而光棱、幻影等特种单位,优缺点都过于明显,性能不够均衡,只能在非对称优势中找到一席之地。
因此,新一代主战坦克的研发在所有阵营与国家中都不曾中断。
每个国家都希望把最新的技术应用在最新的坦克上,各阵营也都不约而同地将较容易到手的三方技术都尽可能于下一代主战坦克融合在一起,这样做可以有效突破阵营的技术瓶颈,取长补短,使新型坦克性能得到质的飞跃。
虽然在短时期内对外在技术有一定依赖性,但技术融合是每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技术最终都会实现国产化,这种做法显然是有远见的。
其中最有远见的当属尤里,尤里早在苏盟战争时期就暗中研制了自己的重型坦克——毒蝎;
但他同时又是最没远见的,在发展出成熟心灵技术后,尤里竟然认为不再需要常规坦克而终止了毒蝎项目,只留下最基础的狂风坦克作为军中先头部队。直到后尤里时期(即残余势力时期,准确地说应该是尤里秘密团体成立以后,与尤里时期是同时的)才被重新拿起,令人遗憾地与其他阵营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据说舍弃毒蝎坦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不成熟。
尤里在为苏联效力时就用犀牛的装甲发展出了最初的毒蝎,但可惜的是,新坦克一旦被击伤,
非常容易发生毒素泄露危害驾驶员的生命安全,从而使再好的装甲也沦为摆设。
虽然重启的毒蝎项目因尤里脱离苏联而需要重新收集其他阵营相关技术,但残余军也从盟军那里学到了细腻的坦克设计理念,抛弃了简单粗暴的苏式坦克设计,从根本上解决了毒素泄漏问题,使毒蝎坦克成为真正能在战场上放开厮杀的主坦。
另一方面,长期被压倒在苏联钢铁洪流下的盟军决定放下身段吸收苏联的坦克技术来一挽颓势,“灰熊轻重搭配计划”及下一代主战坦克计划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盟军决心研制能与犀牛势均力敌的重型坦克,而最佳的研制时间就是技术流通最便利的“世界同盟”时期。
“十字军”“帕拉丁”等等充斥着圣战意味的名称就是盟军下一代主坦的代号。
这些洋溢着西方人骨子里高傲骑士性格的名词其实更多注入的是早日消灭尤里残余势力,使世界重归和平的期望。(苏联的“战神坦克”也有这个意思)。
“十字军”其实是灰熊改进项目,加装仿制犀牛的厚重装甲并换装了口径更大,射程更远的110mm线膛炮,从而使坦克性能得到质的飞跃,不但达到预期效果,还大大缩短了研制周期,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帕拉丁”是全新项目,性能更加高端,在与设计较保守的m1坦克的竞标中胜出成为美国下一代主战坦克,
(胜出的最大原因就是帕拉丁上山寨尤里的激光器,所以中国崛起时间线中美国没有发展现实中的m1)
同时该坦克技术也在全盟军共享,但盟军其他盟友还是更喜欢超高性价的“十字军”而没有发展“帕拉丁”的打算。
不过美国当然不在乎帕拉丁贵的那点价格。
苏联的下一代坦克有着更复杂的内幕:
中国拒绝配合苏联入侵而与苏俄交恶,关系一度非常紧张,没有高级坦克生产技术的中国毅然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另辟蹊径,成功开发出了令世界震惊的重型机甲技术,也率先在盘古机器人上使用了口径更大的125mm主炮,使中国有了可以与任何大国平等博弈的资本,技术合作事宜也纷至沓来。
在看到中国在反尤里战争中卓越贡献的苏联放开高级坦克技术的封锁开始寻求与中国合作,一起探讨下一代主坦的开发计划,技术共享,互通有无。
这就是“战神改”的缘起,也是后来“帝王天启坦克”的开端。
虽名为“战神改”,其实是中国吃透苏联坦克技术后完全独立研发出的新型下一代主战坦克,性能比犀牛都要优秀,更不用说仿制苏俄中型坦克的战神。
战神改顺利研制并马上成为苏联阵营制式装备,中国也与苏俄重归旧好,在苏联阵营中慢慢拥有了与苏俄相当的地位。
不过此时中国已经有了规模相当的重型机甲部队,没有马上量产战神的必要,这为火龙坦克的研发提供了条件。
火龙坦克并不是主战坦克,而是特种作战坦克,为了弥补中国装甲部队对步兵克制力不足而开发,相比于一般的喷火器,火龙坦克的喷射距离可谓BT,几乎达到了普通坦克的射程,具体怎么实现的仍不清楚,不过肯定融合了尤里的部分火焰技术。
因为中国的提前崛起,又提前开发出战神坦克,所以苏俄也没有开发现实中“t72,t80,t90”等等系列的新型坦克,在中国崛起时间线中,苏联阵营在相当长的时期都使用中式苏系坦克。
然而,任何新型武器融入现有作战体系都需要时间。
虽然为了加快新型主坦的量产速度,各国建造了特种战车工厂来固化整个新型坦克的生产线,专门从事新型坦克的生产。
不过多数将军更看重的是特种工厂优秀的零件复制能力而把新生产线抛掷一边,另外一些将军因该工厂并不在现有建筑科技体系之内而干脆弃之不用。
种种或客观,或习惯因素,再加上技术完全融合和新旧单位完成一体化进程尚需时日,新型坦克短时间内还无法形成大规模战斗力,不过它们在一些战场上的表现已足够出彩。
待续。。。
|